縣道109,原本從研究院路開始(與台5交會處為起點)
經舊庄右轉南深路往深坑全長大約9km
但是目前已經縮編至北北縣市界,僅剩深坑鄉開始的短短的3k左右
縣道109....目前呈現半殘狀態,就看公總何時處決它囉!
縣道109縮編至北北縣市界
經過北市的舊線已經沒有相關的標誌可供搜尋(亦或根本沒存在過?)
不過詭異的是,相關的里程牌都沒有改變
到達北北縣市界時,看到的里程牌仍然呈現的是5.5k
也就是說起點的部份仍然是從忠孝東研究院路口開始算起
北北縣市界的5.5k里程牌
縣道109養護起點牌
北北縣市界算是縣道109的最高點
從南港一路上山到這裡之後就開始下坡
6k處
沿途下坡的路比在北市端那邊來的寬
以前是雙向四線道的大馬路
現在則是雙邊的慢車道都變成了機車優先道...
經過了數個之字型下坡後,會經過世新大學的世新會館
從這裡再下去沒多遠就會到達終點
以前路幅最寬的地方就是從世新會館一路開始至北北縣市界
現在則是延續到了南深路北深路口
縣道109終點處,前方橫向道路則為縣道106,為深坑的北深路
來到了縣道109的終點,南深路北深路口,完全沒有看到終點標誌
就這樣....完成了縣道109的紀錄 = =+
從南深路離開109後先右轉北深路,沿著106往回走
過了北北縣市界後左轉過橋接上新光路
來到了新光路文山路口,這裡除了是國3甲的終點外,也是縣道106乙的起點
來到這裡並沒有看到任何的起點標誌
僅有一塊往宜蘭的替代道路標誌上有看到縣道106乙的標示出現
直到來到了1k處才看到里程標誌的出現
縣道106乙1k處
1k處的路口,左轉到底可達北深路往深坑老街方向,直走則為縣道106乙
以前在國5尚未開通的時候,文山路的車流量並不會很大
頂多只是分擔一些北深路過多的車流而已
隨著國5的開通,文山路變成紓解國5車流的一條重要道路
也因為這樣,車流量也隨之變大!
我去的當天是元旦,從109上山時已經可以發現國5南港端南下有點壅塞
想不到文山路往石碇交流道的車子更多
當天從文山路至石碇交流道,少說也塞了近4公里遠
從石碇一路到雪隧有沒有塞車我不知道,不過我相信這只是前菜而已 XD
來到了大約是5k處,左側有一棟建築物
是國5全線唯一的一個服務區-石碇服務區
石碇服務區有個特色,就是唯一一個得先下到平面道路才能到達的服務區
在國5只開到坪林的那段時間,石碇服務區人潮寥寥可數
在全線通車後,人潮車潮才開始變多...
經過了石碇交流道後,106乙再往前行約200公尺後右轉
與縣道106共線,這段共線路段上次在拍106時有經過
過了將近十個月,又再度的回到了這個地方....
同樣的同樣的共線起終點標誌,再拍一次 XD
來到了共線的終點,106與106乙在此分道揚鑣
106走左邊往平溪十分的方向過去
而106乙則走右邊,往石碇老街與坪林的方向
到坪林還有16k...
右彎繼續往石碇的方向前進沒多久,會遇到106乙上唯一的一個隧道-石碇堡
其實我很好奇這座隧道為什麼不是某某隧道,而是用石碇堡這個詞?
回家查了一下資料發現,石碇兩字源自於清朝的石碇堡之名
也就是說石碇堡是石碇的的古名
<石碇堡的介紹>
據《淡水廳志》,該堡名稱於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即已出現。
就字面意義而言 ,因其地近今景美溪上游,河內大石奇特,如門戶底石,故得名
另有一說法,清代石碇溪流域森林茂密,溪水大, 小船可溯河而上
因水流急利用遂溪中巨石繫繩碇泊,故稱石碇。
從石碇堡旁有一個小路可以下去,那邊有座淡蘭吊橋
這座吊橋亦是淡蘭古道的起點
淡蘭吊橋,淡蘭古道的起點
過了石碇堡後就沿著國五下方繼續往石碇的方向前進
石碇到了!!
過了石碇堡沒多久就到了石碇,不過這裡還不算是市區
市區跟老街還要再進去一點才是
從這邊開始,沿途都可以看到賣香腸廣告招牌
賣個香腸需要一公里前就開始打廣告嗎? = =?
而且大約50-100公尺就一個,廣告打很大 :p
縣道106乙與北47交叉口
續往前行來到一路口,這裡是106乙與北47的交叉口
往左行為縣道106乙,往右則為北47
便利商店那邊有個北47 0k標誌
結果...我忘記拍了 = =
石碇老街
從那個路口往左續行106乙,會來到石碇老街的入口處
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沒有進去晃,看起來倒是蠻熱鬧的
這邊還有個石碇特有的建築物,那就是吊腳樓
為什麼會有吊腳樓這種特色建築的產生呢?
這是因為過去在山區,人們為了把房屋建築在理想的地方
有時不得不將建築的一部份懸空撐起
所以石碇東街靠溪側的房子都用柱子支撐起來
由日據時代保留至今,成為別具特色的建築。
這裡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形式,是居民為解決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
石碇鄉公所在這邊的步道設有自導式導覽說明
有興趣的人就來走一遭吧 :p
過了石碇老街附近後,就繼續往山上走,這時會經過豐田一號橋
這裡的路幅就變的比較窄了些...人煙也不若老街那邊的多...
縣道106乙跟國5整個就是呈現很好玩的狀態
有時106乙會是在國5的下方穿過
等爬山爬到一個段落時,又會看到國5在106乙的山腳下
由此也可以想像石碇這邊地形的起伏很大
106乙也隨之往上又往下 :p
過了10k沒多久,106乙穿過國5的涵洞
由此之後106乙開始了大約6公里的長上坡路段
在此路段的標線配置採不平衡車道的配置方式
下山方向為1車道,上山則為2車道
往坪林的標誌....(繼續爬坡 Orz)
往華梵大學的路口
在106乙14k-15k區間,有條往華梵大學的叉路
以前我從未深入過106乙,今天深入此地,也終於知道華梵大學在哪
只能說真是他x的遠阿.....這裡算不算是北縣最深山的大學咧?
在106乙腳下的國5
縣道106乙全線最高處剛好是石碇鄉與坪林鄉的交界處
里程方面這邊界於16k-17k間
根據網路上查詢的結果,這邊海拔約600公尺左右
越過這邊之後就是坪林鄉,而106乙也開始一路下坡
一路開始下坡後,道路的兩旁開始出現佛像
這應該是某寺廟所放的佛像吧,如果佛像晚上可以反光的話
走這條路應該就安全不少 XD
往坪林的方向持續下波
沿途已經可以見到種茶樹的農地,而且範圍頗大
這邊坡地比較陡峭,在路上曾經看過坡度接近80度卻還能種茶的農地
真不知道這樣要怎麼上去,光看就覺得很恐怖...
茶樹
國5又在106乙的腳下,南下車潮還是比北上多...從地圖上來看
這裡似乎是彭山隧道出來的地方
從最高點一路往坪林方下下坡大約4k後會來到與北47的交叉路口
這時縣道106乙會往北47起點方向走,與北47短暫共線...
共線路段大約200公尺左右,沒有任何共線標誌
106乙與北42的里程也是各自設置..
北42同時也是通往坪林交流道的聯絡道之一
縣道106乙與北42交叉口,北42往闊瀨方向可通往坪林交流道
22k處(與北42共線路段)
前方即為北42起點處,前方拱橋則為跨過北勢溪的坪林拱橋!
北42 0k起點處
縣道106乙跟北42短暫共線200公尺後就右轉坪林街
為了拍攝北42的起點處,所以我就先行走至坪林拱橋在回頭坪林街上
坪林街,也可以說是坪林老街,坪林鄉的行政中心
鄉公所 警察局 坪林國小 公車站,皆在坪林街上
來到坪林街上縣道106乙也逐漸的接近了終點!!
新店客運坪林站
來到了縣道106乙的終點,前方叉路匯往台9線
左側為往宜蘭方向,右側則為往新店方向
我也在此踏上了回台北的旅程
縣道106乙終點處,前方則為台9線
2010年的第一天,跑了109+106乙,
從台9北上到新店又繞進了台9甲
最後又回到了縣道106往板橋
總計騎了155km,剛好把一桶油騎光光 :p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