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眼間,從瑞工畢業已經十一年的時間
從剛開始的一年回去學校一次,至今變成了好幾年才回去一次
這意味著,大家從學生變成了上班族
已經沒有像前幾年還是大學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回瑞工看看

這次,要不是從臉書的瑞工粉絲團發現舊大樓正在改建
我想,我大概也不會這麼勤勞的從淡水一路殺至瑞工
只為了替瑞工的舊大樓留下最後的照片

風塵僕僕的來到瑞芳,沒有一下子就進學校
先把車子停後站,悠閒的在前後站晃晃
發現瑞芳這幾年的改變,很大
跟以前淳樸沒什麼發展的瑞芳差很大 XD

後站出口的撞球間還在!!
這間撞球間陪著不少瑞工人走過高職的三年歲月
還記得教官都會在這來個突擊檢查,把撞球間裡的瑞工人抓走
然後週六的自強中隊名單一定會有那些人的存在 XD


後站出口的撞球間

走進了車站連通前後站的地下道
發現地下道裡整個拉皮過,不管是牆面 地板 燈光,皆有著全新的面貌
也放上了許多老照片,讓大家了解過去的瑞芳是怎樣的一個城市
跟十年前白色牆面,磨石子地板台鐵流地下道的冰冷印象有著很大的不同


瑞芳車站連通前後站的地下道

穿過地下道,來到前站,發現前站包含整個車站大廳皆拉皮過
而且還多了間瑞芳旅客服務中心
裡面有許多的紀念章可以蓋喔,包含微笑章,PTT外掛娜...等


瑞芳車站大廳外觀

來到了前站,勢必得要回到美食街去朝聖一番
最愛的鵝肉羹麵,晃了一圈還是吃了老牌的肉羹麵
一樣的湯頭,一樣的肉羹,就跟十年前吃到的那樣,完全沒變!


瑞芳前站美食街入口

吃完了肉羹麵,當然不可能就飽了
於是在前站攤販區,依序買了蒜味鹽酥雞,龍鳳腿,還有刈包
瑞芳的美食價格,真的是十年如一日,除了刈包小漲5元外
其他東西幾乎沒漲價,住瑞芳真幸福....


瑞芳鹽酥雞,以前老買蒜味的一份~


龍鳳腿,話說以前買根本不用排隊.....


買了好多東西,就在邊走邊吃的狀態下把所有東西喀光
然後爬上第二月台,在補票處蓋下了鐵道幸福100-瑞芳站
瑞芳站的鐵道意象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九份老街....


鐵道幸福100-瑞芳站

後站的那個鐵門依舊是拉下的,上面的燈箱寫著自動售票機
我猜想應該是等深澳線通車後才擺自動售票機吧!


後站地下道出口

來到後站必尋找的,必定是每天早上必吃的炒麵攤!!
這間的炒麵搭配甜辣醬,然後在灑上魯汁 豆芽菜,整個就是絕配
吃了三年就是吃不膩 XD

看了一下菜單,依然是分大中小份
十年來價格也只各小漲了十元,真的是很親民的價格
後站除了這間以外,同學們都說還有另外一間賣米粉羹的
可是我完全沒印象 =口=


後站的麵攤

往後門的途中,依然會經過荒廢的瑞芳旅社
詭異的是那塊匾,經過了時間的摧殘,依然完好如初


荒廢中的瑞芳旅社

瑞芳旅社再往前走一點便是瑞工的後門
要走後門必先得爬一段好漢坡才能進去
這條路是搭火車上學必走的一條路,每次到校總是氣喘噓噓...
快遲到時,還得要用跑的上去,整個就是很精實 XD


瑞工後門的好漢坡

去瑞工時,正值寒假期間,所以後門不會開
於是沿著馬路走到正門口進校


瑞工的招牌


大門口外觀

從大門進入後,我先往學海樓的方向走去
在中正堂下方,發現了合作社
現在的合作社從行政大樓B1移上來了中正堂1樓
然後還有靠窗的位置可以坐著休息,整個就是超讚的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第四節一下課就衝去搶買便當的盛況出現? XDDD


中正堂1樓的合作社

學海樓依然沒變,唯一改變的
大概就是靠鐵軌端的"國立瑞芳高工"這幾個字樣的招牌吧


學海樓

學海樓後面的資源回收室還在
這裡可是有著滿滿的回憶
想當年老匡當環保股長的時候,我們載著一車又一車的回收物來這秤斤論兩
每週的回收報表,機三丙總是名列前三名 :)


資源回收場

資源回收場隔壁則是學生宿舍
曾經住過一年半的時間,還記得在這廣場
每天都要實施早晚點名,順便唱唱校歌
放假前還不忘來個離營宣教....啊~不對,是放假小叮嚀


學生宿舍前廣場

學生宿舍的一樓為餐廳
是住宿生吃午晚餐以及晚自習的地方
以前餐廳歐巴桑炒的炒飯超好吃的
每天用餐時間總是會期待炒飯的出現
只要炒飯一出現,必定很快就被搶光光
就連邱媽媽炒飯都比不過瑞工歐巴桑的炒飯啦!!!


學生宿舍


從宿舍廣場往鐵道望去...

在廣場目送太魯閣號離開後
也就離開學海樓那個區塊,往中正堂與教室的地方而去


中正堂1樓,合作社正門口


中正堂側邊樓梯,2樓即為禮堂


校園平面圖


建興樓


教官室


行政大樓


勤毅樓

去的這天天氣異常的晴朗,在寒假的2月能有著這樣的天氣實屬難得
畢竟整個冬天都是北海岸&東北角的雨季,濕濕冷冷是一定要的!
溫暖的冬陽照在身上感到很舒適又很溫暖
緩緩的走在走校園內細屬著十年前的回憶,這種感覺很棒 :-)


通過行政大樓後,就來到了以前曾是機械科大本營的教室區
這棟教室也經過了拉皮整理,看起來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原以為這裡依然是機械科的大本營,走近一看,發現.....
這裡的教室全部變成了綜合高中的教室!



前機械科教室

這棟老教室的走廊原本還是鐵皮走廊
靠近護欄的地方還有生鏽繡掉一個洞的
當時很怕這一大片鐵皮走廊會整個掉下去 XD
現今已經撲上了水泥,貼上了瓷磚
讓老教室有了新生命,繼續肩負著替莘莘學子擋風擋雨的重責大任



走廊

以前一樓是機械科甲乙丙三班的學科教室
現在已經全部改成為綜高的教室
以前曾是乙班教室的地方,目前整個是打掉變成川堂,連接新舊大樓
看來乙班的同學回去,連回憶也沒了 (哭哭)


從教室變成川堂


另一個角度

以前的機械科丙班,目前是綜高一甲所使用的教室
各位同學還記得嗎?我們曾經跟賴老師在這間教室裡
度過了短暫的一學年...
手邊,目前還留有當學年我們全班一起拍的珍貴照片喔 :-)


以前的機械科丙班


綜高一甲的課表

放假日來學校要遇到老師簡直不可能
如果沒有老師的聯絡方式,又想知道老師的近況
看看各班的課表也能當線索之一喔!
就像我在綜高的課表上,看到賴老師的名字出現一樣
賴老師目前仍然在綜高教學數學
林禹廷同學,還記得上次回去時老師叫妳上台解題嗎?XDDD


賴老師依然在教數學


以前曾經在裡面讀過的教室

從綜高一甲旁的小樓梯,我下到了以前的機械科工廠
以前對面的鉗工工廠,CAD教室目前已經改建成綜高的教學大樓
鉗工工廠移至以前的機械製圖教室
看著那些虎鉗,鑽床,心裡可是有著滿滿的回憶呢


鉗工廠


教學大樓

最底層的車床工廠則沒變
一堆的傳統車床依然整齊的擺放在那邊
倒是教室尾巴多了兩三台銑床
話說....看到那些車床,我想起了以前的范禎秀老師
還記得他操著濃濃的客家口音的國語 XD


車床工廠


原來新建的大樓已經竣工將近三年...


機械製圖教室

銑床工廠是在新教學大樓的一樓
立式銑床擺在新大樓裡,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銑床工廠


勤毅樓的CAD製圖工廠

勤毅樓有著機械科的科辦,以前也會常常跑去
還記得以前中午常常會跟杜文晉還有老匡...等若干人
跑去勤毅樓的樓梯間望著操場野餐
去的當天,雖然隔著鐵拉門看著操場,但是風吹來依舊溫暖舒服
很想直接去買個便當回來坐著吃,重溫當年的感覺


以前野餐的樓梯間


瑞工操場,陪伴著我走過三年,以及在這裡還有自強中隊的回憶


機械科科辦

在某班的教室外,終於找到了阿輝老師有任課的班級了
目前阿輝老師仍然在教著cad
不知道目前是否仍然在學佛?


某班的課表

在勤毅樓與舊教室上上下下來回的尋找
就是找不到機械科正班的教室
在沒有人可以詢問又遍尋不著的狀況下
我打消了尋找教室的念頭,並沿著樓梯來到自強大樓
自強大樓是以前電子科的教室
結果,在自強大樓我終於找到了機械科的正班教室了
把拉皮好的舊教室給綜高用,機械科正班的教室繼續移至較舊的教室
機械科的宿命果然很不好,使用比別人舊的教室
似乎一直都是機械科的宿命 = =


自強大樓外觀

以前機械科人數可是最多的班級,光一個年級就有三個班
在現今少子化的狀況,再加上機械科的勢微
目前已經縮減為每年級只有一個班的狀況
跟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機械科的正班教室


中正堂門口

晃完自強大樓後,就在行政大樓後方晃晃
這間以前在學時就很少來了,現在變成工地後
誰是誰我都不認識了,只記得春輝樓以前是上軍訓課的地方


改建中的舊教室


春輝樓


離別前,中正堂最後一拍


瑞工的舊校徽

離開學校後,不忘記至小七蓋下了瑞芳的微笑章結束行程


瑞芳的小i章


結束了校園巡禮後,突然來了個小插曲

警衛伯伯突然的出現.....''先生先生....學校裡面不能拍照''
被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愣住了,趕緊表明我是校友的身分
他依然很堅定的告訴我,就算是校友也不能拍照
詢問了原因後,那個理由超級可笑
''因為學校裡有很多的監視器,我擔心你會刻意去拍監視器''
聽完整個傻眼,然後他還告訴我,要拍照可以,不過要去總務處申請
寒假,總務處申請? 科科

還好我已經結束我的行程,跟他道謝後就順道離開學校
最後要離去時,在校園的圍牆上,發現了瑞工的舊校徽,一個依然懷念的三角標誌

我猜這幾年學校有了經費後,舊大樓依然會持續的改建,翻修
或許未來在也找不到了記憶中的瑞工也說不定 :-)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hsieh 的頭像
    minghsieh

    微笑的遇見-二站

    ming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